[四旬期-反省-不要讓幻想干擾
純粹的渴望]
今天的福音是:瑪7:7-12「你們求,必要給你們……」今天的福音解釋了:該怎樣讀聖經,不該怎樣讀聖經。事實上,生活也是一樣。英國有一項非常成功而且快速的疫苗接種計劃。新聞充斥著「我們還要多久才能恢復正常?」當病例數下降時,就有人呼籲拯救經濟,重新開放;當病例數猛增時,又有人譴責開放得太早了。希望讓人人都滿意的政府總是躲在「科學」的背後。不過提出這樣的要求時一定要謹慎,因為你得到之後,可能會發現根本不喜歡它。今天福音的開頭是耶穌的保證:我們求,必會得到;敲門的,必給他開門;找的,就必找到。這也可以解釋為目光短淺和不耐煩,就像政府過早開放餐館和酒店一樣。顯然,想要什麼就求什麼並不像是擦一下神燈、許個願。我們可以說:「但願如何如何。」但如果祈禱就像這樣是實現各種願望的話,生活將會大不相同,會無聊得要命;我們的人性將會降至極低的水平,就像一個擁有無限額信用卡的消費者,將餘生用於滿足各種慾望。如果耶穌是這個意思,如果「人求則得」意味著隨時滿足的話,那我們很快就會請求祂把這個偉大的祝福收回去。這段話的最後幾句對生命的奧秘提出了更深刻的見解。耶穌把好的父母與天主作了比較。如果孩子要餅,父母會給他蛇嗎?「何況你們在天之父,豈不更將好的賜與求他的人?」這是不是意味著只能求一些特別的東西?求,但是不要讓幻想干擾純粹的渴望;找,但要從裡面找,而不是在外面找;找的時候,不要想像自己找的是什麼;敲一扇打不開的門,等待其他的進入方式;從門的兩側都敲一敲。福音的結尾是所有智慧傳統中的金科玉律,是通向現實的萬能鑰匙。如果我們想要得到、找到、開門,就必須要這樣做:「凡你們願意人給你們做的,你們也要照樣給人做。」文之光 Laurence–文之光神父(Dom Laurence Freeman, O.S.B.)是普世基督徒默禱團體的總神師,屬本篤會橄欖山會。–(內容取自微信WCCMCN默禱公眾號)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