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何上教堂?

為何上教堂?

      吳偉立神父主日講道內容

(摘錄自《靈魂的渴望》)   榮‧羅海瑟神父

1、因為獨自一人不好
因為人是群居的動物,對天主的追求也必須和我們的天性相符。教會的意義就是在團體中一起走向天主,把靈修變成個人私事既違反天性,也是行走在天主厭惡的孤獨中。
2、在人類大家庭中找到自己正確的位置
在成長過程,我們必須學會標榜自我、追求成就,但是完全成熟之後,就不應該只顧著競爭,而是要懂得回到社群、在人類的大家庭裡克盡本分,服務別人。教會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學習環境,讓我們學會拋開精英主義、學會服務、學會謙卑。
3、因為上主召叫了我
召叫不是私人資產,靈修也不是只尋求個人的提升。愛天主和愛鄰人這兩條誡命一樣重要,真正的基督徒靈修和教會是分不開的,和基督來往也代表著和教會來往。
4、驅除對自我的幻想
有人會因為教會有缺失而不進堂,但是最難面對的其實不是教會的錯誤或罪惡,而是自我完美的幻象會在團體中痛苦地顯現出來。脫離教會等於逃避自己最需要被挑戰的地方,團體生活最能磨去我們的驕傲。
5、因為一萬個聖人告訴我這麼做
善良虔誠的人多半都是在教會內培養出美德和信仰,就算很少進堂也會對家庭或某個團體奉獻自我。這種獻身的承諾會給我們一種團體感,使我們謙卑,驅逐我們對自我的幻想,無論那是哪一種承諾,天主都希望我們與團體共同走屬靈的道路。
6、互相扶持
家庭的功能之一就是互相負擔家庭成員的病痛,教堂也有同樣的功能,所以上教堂是讓別人幫忙負擔我心底不健康的那一面,同時我也負擔別人的不健康。我們不需要太訝異教會內有很多病症,那些病症不會打退我們,反而更積極地召喚我們留在那裡。
7、一起夢想
獨自夢想時,夢只是夢,和別人一起夢想時,夢想可能成真。獨自一人時,我們對世界各處的苦難無能為力,而教會是世界性組織,懷抱著正義、和平、關懷窮人的理想,和這些擁有相同理想的人們在一起,更可能為世界帶來些許光明的希望。
8、為天堂預先練習
天堂裡聚集了不同種族、性情、背景、意識型態的人們,住在那裡必須擁有一顆包容宇宙萬物的心。教會團體最能使我們在痛苦之中開展心靈,若是逃避痛苦,不願意走教會同修的道路,只和性情相投的人在一起,心靈就沒辦法變得更寬廣。
9、為了純粹的喜樂。因為那就是天堂!
所有家庭聚會和教會聚會都包含著痛苦、紛爭、創傷、緊張,但也同樣包含著深深的喜樂,因為人與人的團聚就是一場默西亞的盛宴,雖然挫折經常讓人看不清底下埋藏的喜樂,但在一切病症浮現的同時,救贖也正在發生。
團聚只是為了純粹的喜樂。

本篇發表於 最新消息。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。

填寫留言內容: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